驱动电路(电压驱动、电流驱动)
发布时间:2025-03-13作者:admin点击:212
驱动电路的介绍
驱动电路的基本任务,就是将信息电子电路传来的信号按照其控制目标的要求,转换为加在电力电子器件控制端和公共端之间,可以使其开通或关断的信号。对半控型器件只需提供开通控制信号,对全控型器件则既要提供开通控制信号,又要提供关断控制信号,以保证器件按要求可靠导通或关断。
优良的驱动电路对变换器性能的影响:

驱动电路
1.提高系统可靠性
2.提高变换效率(开关器件开关、导通损耗)
3.减小开关器件应力(开/关过程中)
4.降低EMI/EMC
驱动电路隔离措施
驱动电路为什么要采取隔离措施
安规问题,驱动电路副边与主电路有耦合关系,而驱动原边是与控制电路连在一起, 主电路是一次电路,控制电路是ELV电路, 一次电路和ELV电路之间要做加强绝缘,实现绝缘要求一般就采取变压器光耦等隔离措施。
驱动电路采取隔离措施的条件

需要隔离
控制参考地与驱动信号参考地(e极) 同—驱动电路无需隔离;

无需隔离
控制参考地与驱动信号参考地(e极)不同—驱动电路应隔离。
驱动电路隔离技术
驱动电路隔离技术一般使用光电耦合器或隔离变压器(光耦合;磁耦合)。 [1] 由于 MOSFET 的工作频率及输入阻抗高,容易被干扰,故驱动电路应具有良好的电气隔离性能,以实现主电路与控制电路之间的隔离,使之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,避免功率级电路对控制信号的干扰。
光耦隔离驱动可分为电磁隔离与光电隔离。采用脉冲变压器实现电路的电磁隔离,是一种电路简单可靠,又具有电气隔离作用的电路,但其对脉冲的宽度有较大限制,若脉冲过宽,磁饱和效应可能使一次绕组的电流突然增大,甚至使其烧毁,而若脉冲过窄,为驱动栅极关断所存储的能量可能不够。光电隔 离,是利用光耦合器将控制信号回路和驱动回路隔离开。该驱动电路输出阻抗较小,解决了栅极驱动源低阻抗的问题,但由于光耦合器响应速度较慢,因而其开关延迟时间较长,限制了适应频率。

典型光耦内部电路图
光耦指的是可隔离交流或直流信号KCB EA。
1.由IF控制Ic;电流传输比CTR-Current Transfer Ratio

2.输入输出特性与普通三极管相似,电流传输比Ic/IF比三极管“β ”小;
3.可在线性区, 也可在开关状态。驱动电路中, 一般工作在开关状态。
光耦的特点:

光耦基本电路
1. 参数设计简单
2. 输出端需要隔离驱动电源
3. 驱动功率有限
磁耦合-变压器隔离

受高频调制的单向脉冲变压器隔离电路
磁耦合:用于传送较低频信号时—调制/解调
磁耦合的特点:
1.既可传递信号又可传递功率
2.频率越高,体积越小-适合高频应用
双极性晶体管驱动电路的要求
最佳驱动特性和驱动电流波形

最佳驱动
1.开通时:基极电流有快速上升沿和过冲—加速开通,减小开通损耗;
2.导通期间:足够的基极电流,使晶体管任意负载饱和导通—低导通损耗;
关断前调整基极电流,使晶体管处于临界饱和导通—减小ts, 关断快;
3.关断瞬时:
足够、反向基极电流—迅速抽出基区剩余载流子,减小ts
;反偏截止电压,使ic迅速下降,减小if。
- 上一篇:反激开关电源变压器设计实例讲解
- 下一篇:8款开关电源电路设计、工作原理图详解